9月1日為日本的防災日(防災の日/ぼうさいのひ)─ 防地震、防火、防颱
由於日本和台灣一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較多,成為防災日由來的一次地震是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而去年的311地震想必各位還記憶猶新。地震之外在大自然的諸多災害中,另一個對日本構成威脅的即是每年七月到十月間的颱風,一旦發布颱風警報,日本氣象廳及媒體都會緊緊盯住它的動態,隨時報導給民眾知道。日本人是個危機意識很強的民族,鑒於這些災害的不時肆虐,政府及民間機構皆密切配合,做好防災準備,並廣泛確實地傳播防災相關知識,尤其到了防災日前後,全國各級機關團體均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演習,以期增強面對災難的應變能力。面對無情、難以預測的天然災害,除了自怨自艾,束手無策外,還是可以平時作好防災的準備工作,熟悉相關的防災小常識,往往就可以趨吉避兇。相較於台灣而言,日本的防災意識,不論是政府或是平民百姓重視的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多一份準備,少一份災害。
介紹一下在防災避難包裡通常要放些什麼呢:
礦泉水、乾糧、罐頭、蠟燭、電池、火柴、打火機 手電筒、開罐器、供水袋、繩子、軍用手套、小毛巾、塑膠鋪墊、衛生紙、塑膠袋、OK繃、紗布、脫脂棉、繃帶、剪子、鑷子、醫薬品(消毒藥水、三角巾、胃薬、退燒藥等),簡易餐具組合, 禦寒衣類、收音機 盥洗用品
除此之外,從平時確認避難場所的位置,家中的家具也檢查固定好。防災避難包每年一次要記得檢查電池、礦泉水以及食品罐頭,超過保存期限就要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