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暑安!8月也快要結束了,不過東京的天氣還是每天都很炎熱。這週電子報的專題為殘暑(應該是台灣的大暑對吧!)。解釋日本的「殘暑」的定義前,先要給大家解釋「暑中」這詞彙的意思。「暑中」是在年曆上的1年中最熱的期間,期間為從小暑(7月7日左右)到立秋(8月7日左右)。「殘暑」是指從立秋(8月8日左右)至秋分(9月20日左右)之間這段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但夏季的暑氣還未消的時期。今天介紹要給大家在這期間的日本主要風俗習慣:
(1)暑中見舞い/残暑見舞い(暑中賀卡)
暑中見舞い/残暑見舞い是在日本早就有的傳統習慣之一。本來在1年中最熱的時期以串門子或寫信等方式關心對方別來無恙。二十四節氣的小暑(7月7日)到立秋(8月7日)之間寄到的卡片叫暑中賀卡,立秋以後寄到的叫殘暑賀卡。每年這期間在郵局可買得到各種卡片,不過最近這好習慣可惜已變成像社交辭令的行為。
(2)避暑旅行
因為在該期間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氣溫很高,所以許多人想到避暑旅行。所謂避暑地在日本哪裡呢?離東京較近的避暑代表地就是輕井澤、上高地等海拔高的地方。假 設東京這邊有35度氣溫時,那邊差不多28度左右,差7度讓人感覺較涼快又舒服喔!

(3)スタミナ料理(元氣料理)
因為該期間天氣很熱而感到疲倦,行動跟思考能力都變的更緩慢或遲鈍的所謂「夏バテ」,所以大家為了克服「夏バテ」吃「スタミナ料理」。您想像的「スタミナ料理」是什麼呢?我們一般認為是烤肉、鰻魚、咖哩等等。其中之一的鰻魚,在日本土用的丑日為了渡過炎熱時期吃鰻魚的習慣,大概從18世紀後期開始的。天氣熱的時候大家的食慾會特別變少,如此需要吃像鰻魚「スタミナ料理」加營養且渡過炎熱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