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7月,日本各地的精采夏祭接踵而來,值得欣賞。當中博多祇園山笠是至今擁有700年歷史的傳統祭典,祭拜供奉於櫛田神社中、日本神話中出現的素戔鳴尊,是極為經典的日本夏祭之一。在眾多傳說中,較廣為人知的是日本仁治二年(1241),聖一國師為了去除人民的疫病,坐上被稱做「施餓鬼棚」的法事祭壇,將甘露水灑向路邊民眾,祭典也由此而來。 國師當時所坐的祭壇如今成為祭典中的山笠,相當於一般日本祭典中常看到的神轎與山車,在高大的旗幟上裝飾許多人偶是山笠的主要特色,男士們肩托重達1噸的名為“山笠”的祭禮用大花車,全速跑過博多市內。男士們傾盡全力撐起“山笠”的樣子,令大約100萬遊客無不驚訝。
山笠分為裝飾用的色彩鮮艷的“飾山”和托著走的“抬山”兩種。“飾山”早在7月1日開始便會擺在街頭展示,在市內漫步時就可以順帶參觀了。“飾山”高達10多米,上面裝飾有模仿武士和當紅動漫主角做成的公仔,無一不體現出博多工匠們的精湛技藝。過去,這樣大的“山笠”是要托著四處跑的,後來由於牽扯到電線及電燈,如今只作裝飾用,以策安全。擺放在櫛田神社裡的山笠全年都可以隨時參觀。
托“抬山”活動從10日就開始,最熱鬧的還要數祭典達到高潮的15日。在清晨4:59,隨著鼓聲的響起,第一架山笠出發。5公里的路程要在30分鐘左右跑完,不但要比誰的時間最短,還要展現姿態的雄偉美麗。在節日期間,博多當地人絕不吃“黃瓜”,即使是混在沙拉中的黃瓜也要挑出來,據說這是因為黃瓜的切斷面與櫛田神社祭奉的“祇園神”標誌相似的緣故。每年的博多假日慶典逢日本黃金週,因此特別人潮蜂擁,此時來到福岡的旅客可以親身感受熱力四射的日本慶典感受一下日本人對祭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