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衣本來指的是按季節變更學生和企業的制服(夏服,冬裝等)的意思。在日本,每年6月和10月在進行換衣。換衣期為二週到一個月的期間。換衣是個一種習慣,並非強制,但在學校則是強制換季。溫暖的西南諸島,換衣每年5月1日和11月1日進行,穿夏服與春秋穿的西服的期間比起日本本島前後各長一個月。在4月國中與高中的新生入學時,就開始穿著春秋西服或夏服。
從歷史上來看換衣季可以說是日本特有的習慣。換衣習慣是開始於平安時代的宮中儀式。當初的換衣季是農曆的4月1號和10月1號。到鐮倉時代,不僅是換衣,還有日常用品也要更換。到江戶時代和服的種類增加,江戶幕府正式執行一年4次的換衣季。武士的制服是農曆的4月1日到5月4日換有內裏的和服5月5日到8月末換一般和服,9月1日到9月8日換有內裏的和服,9月9日到隔年3月最後一天被認為是棉衣和服,普通平民也遵守這個規定。
明治時代政府官員、軍警制服定為西服,夏服和冬裝的換衣時期也制定。明治6年(1873年)自1月1日開始採用新曆,新曆6月1日到9月30日是夏服,10月1日開始下一年5月31日被定為冬裝。不久這個變為學生制服,逐漸變成行政機關、企業與學校6月1日和10月1日進行換衣。